您现在的位置是:未来资讯网 > 科技
医生每周工作超 50 小时,有人提前下班还被罚款,卫健委证实
未来资讯网2025-04-05 07:33:30【科技】53人已围观
简介
医生工作超时在当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众多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50 小时,甚至部分医生每天工作时长可达 10 小时以上,全年无休更是常态。例如,多名大型三甲医院大科室的医生每周工作时长基本在 60 至 80 小时,平均每天工作 10
医生工作超时在当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众多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50 小时,甚至部分医生每天工作时长可达 10 小时以上,全年无休更是常态。例如,多名大型三甲医院大科室的医生每周工作时长基本在 60 至 80 小时,平均每天工作 10 小时以上。手术医生更是辛苦,一些疑难手术耗时数小时甚至一整天,他们不仅要长时间站立,还得穿着重达 20 多斤的铅衣,一场手术下来全身湿透。高强度的工作给医生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在过去几年的医生猝死原因中,工作导致的过度疲劳进而发生猝死占据了一部分。像今年就有多位年轻医生猝死,其中有的是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生,有的是麻醉科医生。28 岁的规培医生连续加班后,因心前憋闷、心悸入院。医生的工作没有时间限制,任务导向性使得他们即使劳累也必须完成工作,长期过于紧张疲劳状态,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诸如急性心梗、脑出血等,造成突发心脏病猝死。医生的黄金时代虽然被认为 50 岁才刚开始,但超负荷的工作让很多人在 50 岁前就面临着健康危机。工作超时的原因探究(一)医疗需求大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疾病谱也日益复杂,这使得医疗服务需求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2019 年全国门诊量达到 85.5 亿人次,住院量达到 2.6 亿人次。而有限的医疗资源难以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尤其是在一些大型城市和三甲医院,患者数量众多,医生面临着巨大的看病压力。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医生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地为患者服务。例如,有的医生一天要看诊 40 多个患者,甚至常常看到 50 多个,中午十二点下班往往要延迟到 12:30 甚至更晚。(二)职责压力重医生的工作内容不仅仅是临床诊疗,还包括科研、教学、管理等多方面职责。科研成果在我国很多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医生晋升职称、评选优秀人才、申请项目经费等的重要依据。然而,科研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和资金,很多医生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或者牺牲休息时间来进行科研活动。同时,医生还需要承担教学任务,培养医学人才。此外,医院的管理工作也需要医生参与,这进一步增加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和时间成本。(三)职业特性使然医生职业具有特殊性,手术时间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复杂的手术可能耗时数小时甚至一整天,医生需要长时间站立,精神高度集中,这对医生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极大的考验。而且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需要医生及时应对,这也导致手术时间难以准确预估。另外,医疗行业的突发情况多,医生需要随时待命,应对各种紧急情况。例如,急诊科医生常年 24 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救治患者。这种职业特性使得医生的工作时间难以固定,经常超时工作。提前下班被罚款重庆一位患者在下午 16:40 挂号到达诊室,却发现当值医生已经提前下班。经调查核实,该医生提前于 16:46 下班,被重庆市人民医院视为早退,给予扣罚 200 元奖金的处罚,并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从医院管理的角度来看,罚款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医生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应当遵守医院的工作纪律,确保患者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医疗服务。如果医生随意提前下班,可能会导致患者无法及时就医,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权益。此外,罚款制度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促使医生更加严格地遵守工作纪律,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果医生提前下班,可能会延误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无特殊原因擅自离岗的医生进行处罚是有必要的。然而,罚款制度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性。首先,医生工作超时已经成为常态,他们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因为提前十几分钟下班就被罚款,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根据调查显示,2016 - 2017 年中国医师协会对全国约 14.62 万名医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在 40 小时以上,其中很多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50 小时。其次,医院在制定罚款制度的同时,并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医生加班加点工作时,没有加班费和奖励,而一旦提前下班就会受到处罚,这容易让医生感到不公平。正如网友所说:“提前下班挨罚,我们加班时候也没见你们奖励啊。”最后,医院的挂号时间设置也可能存在问题。许多医院门诊下班前半小时就不给挂号了,系统会自动停号。但在这个案例中,患者在 16:40 还能挂号,却发现医生已经提前下班,这让患者感到困惑和不满。医院应该从这件事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优化挂号时间设置,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制度困境与思考(一)当前制度存在的问题工作时间规定不明确:目前医院对于医生的工作时间缺乏明确细致的规定。虽然《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但在医院实际工作中,医生的工作时间常常远超这个标准。例如,医院伤医事件背后的医生工作时间管理分析显示,多数医生每日工作时长超过 8 小时,部分医生甚至达到 12 小时以上,且医生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往往需要轮流值班,难以保证充足的休息。然而,医院并没有针对医生这一特殊职业制定明确的工作时间上限和合理的排班制度,导致医生工作时间混乱,工作与休息时间界限模糊。加班无补偿:医生加班现象普遍,尤其是急诊、手术等科室的医生,经常需要处理突发情况而延长工作时间。但医院通常没有给予医生相应的加班费或合理的补休安排。如医护春节加班,很多医务人员既没有享受到加班费,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补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然而,医院长期强制性加班,休息不补,没有加班费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严重侵犯了医生的合法权益。(二)对医生工作制度改革的思考明确工作时间,保障医生休息权益:医院应根据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明确合理的工作时间规定。例如,可以参考其他行业的弹性工作制度,建立适合医生的弹性排班制度。根据科室工作量和医生个人需求,合理安排医生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同时,要严格执行休息制度,确保医生每周至少有一天完整的休息时间,保障医生的身心健康。建立合理的加班补偿机制:医院应建立合理的加班补偿机制,对加班的医生给予相应的加班费或补休安排。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这样既能激励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又能保障医生的合法权益。优化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应优化管理流程,减少医生在非医疗事务上的时间消耗,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医疗管理系统等,实现医生工作时间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机制建设,鼓励医生之间的团队协作,共同应对工作压力和挑战,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保障医生权益的同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生权益与医疗服务质量的平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很赞哦!(27)
上一篇: 第一届北京大学张其成奖学金顺利发放
下一篇: 生